MENU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首页栏目» 新闻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

11月16日,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暨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教研部主任、思政课教师共计70余人参加。会议由胡伯项院长主持。

全国优秀教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主任刘涛教授为大家做题为《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报告。他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建党一百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九年前的这一天(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召开,从此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九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刘涛强调,六中全会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郑重的历史性、战略性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他结合个人思考,分享了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体会,《决议》从十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采取的重大方略、重大工作、重大举措;从五个方面对百年奋斗历史意义、历史性贡献进行概括;总结出的十条历史经验作为我们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未来的科学指南。他号召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立德树人、勇毅前行,为推动南昌大学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学院袁霖、颜志、余礼信、笪蕾四位青年老师围绕如何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交流(具体发言附后),畅谈感想。他们一致认为,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全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思政课教学的宝贵资源,对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具有重要帮助,思政课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推动全会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胡伯项院长对备课会进行点评,他强调,全院师生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专业特点及课程要求,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精心开展教学研究,找准切入点、连接点,把六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最鲜活的教学资源;要通过思政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学术研讨、报告交流等,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和价值的引领,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核心内容,坚定理想信念,立志报效祖国。

李忠书记在总结时谈道,今天的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意识、行动的学习,是一次明确任务、目标、方向的交流,学习效果非常好,既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又通过举办集体备课会,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思政课教学手段。下一步,希望各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党日活动、读书会等形式,将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结合,切实推动六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转化为全院师生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

附:思政课教师交流发言

笪    蕾:“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思政课教师要利用好重大事件节点,把握好育人契机,及时向大学生宣传好、阐释好六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和伟大时代意义。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思政课教学。二是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解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人生观。三是将历史时代背景的阐释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

颜    志: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师,要认真学习、反复钻研《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弄懂吃透《决议》精髓要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真切体会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近现代史上的开天辟地之功,深刻把握毛泽东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内涵,鼓励青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之中。

袁    霖:思政课老师可以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所展示的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两个确立”和“两个维护”、“十三个方面的伟大成就”、党的百年奋斗的“五大历史意义”、“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及“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等方面出发,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全会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具体结合问题及重大现实意义,让学生爱听爱学。

余礼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中许多章节都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存在紧密联系。公报主体部分的话题都是这门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分的内容。如第五段与课程第八章第一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科学内涵紧密相连,以及涉及到第十一章第一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容。公报还提出一些新的政治理论和政治话语,需要思政课老师在章节讲述中进行具体分析阐释,更好地让公报内容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


(文字:曹坤、杨秀强;图:官晓翠)


相关附件

TOP